深圳汉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
深圳市汉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于 2006 年 7 月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。从成立之日起,汉码软件努力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,并承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持续改进。我们将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网络,使用户获得较高的满意度。“让我们的软件运行在全球每一台电脑上”,是我们最大的目标。
学子英才网
香港科技园
香港科技大学
加州理工学院
麻省理工学院
卡耐基梅隆大学
大学生就业难解析
发表时间:2007年04月16日
目前,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000万人,毛入学率达到了19%。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。但是,在短暂的欣喜之后,另一个问题浮出了水面:大学生就业难、就业率低和大学生收入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危机?我们又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呢?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严重的结构危机 大学生就业和企事业单位用人出现“双缺口”。其具体体现为,大学生找不到工作,而用人单位又找不到能胜任的大学生。这种情况类似于当今房地产业的结构性失衡,形成了大学生不易就业与大量用人单位需求不能满足的“两难”局面。 新一轮“脑体倒挂” 从今年的部分大学公布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,不少大学生的签约月薪跌破千元。据《北京晚报》的调查,在北京地区,大学生对月薪的预期已降至 1000元左右。我们看另一个数字:一项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(农民工)对月工资的平均预期达1100多元。结合上面的数据,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大学生价值不如农民工。而在社会上,“大学生工薪等同保姆,大学生在与农民工抢饭碗”的报道不绝于耳。这绝非危言耸听,我们痛心地发现,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在迅速下降,当年的“抢手货”已沦为“滞销品”。 大学生“就业难”的原因 大学生不能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 人的一生分为“发展”和“发挥”两个阶段,所谓的“发展”阶段就是指在学校学习知识,培养能力的时期,而“发挥”是学有所成后,学以致用的时期。大学,是人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舞台,经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,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转变成有专业优势的有志青年。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上。不少大学生以应付老师、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,而对于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、学到了什么一片茫然,缺乏追求,不肯钻研。殊不知,考试通过并不难,拿到学位也不难,拿的是真正从理论、实践上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,而大学生优势和价值也正在于具有低学历者没有的知识和技能。遗憾的是,当代大学生只是应试上的“大学生”,不懂得具有专业上一技之长的重要性,在技能“短腿”,加之眼高手低,造成了部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尴尬处境。许多大学生意识到了就业危机,决心考研,以为拿到研究生文凭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,这种“考研”不过是一种逃避,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,读了研也没用。事实上,目前硕士当本科用,博士当硕士用已属常态。招聘会上,花花绿绿的简历满天飞。而与之相对的,是招聘人员不停摆动的头和一个个大学生无奈的背影。 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,对学生管理过松 看一看现在大学生的课表,一周(除去双休日)平均只有一半的时间安排上课,其余时间均为空闲。应如何安排课余时间?学校的解释是用于学生自我学习,阅读书籍,参加学生社团文体活动,以及勤工俭学,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但是,不少学生尚处于未成熟的懵懂期,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,认为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;不懂得利用学习资源,把时间挥霍在了玩游戏、上网聊天和看电影上。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是否也要进行反思呢?学校轻松了,学生也“轻松”了,到学生就业时学校才开始着急,又是做就业指导,又是找就业联系人,忙得不亦乐乎,但收效甚微。 企事业单位与学校间缺乏交流合作 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差,而提高职业技能则需要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合作,但目前,这个本应很好解决的问题却遇到了障碍。 以企业为例。学校通常在大三或大四安排学生实习。在以前,实习时间持续一个月,学生格局实习企业的安排,与企业员工共同作息,并在员工帮助下完成实习任务。这种实习显然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,但近几年,”实习”变质了,众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实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产,而员工也怨声载道,在这种情况下,“实习”变成了“参观”,学生在企业员工带领下“浏览”一番工厂便敷衍了事,只须半天时间。企业高兴了,却苦了学生。其实从长远角度看,今天企业拒绝了实习的大学生,明天大学生去企业应聘,企业又埋怨起大学生没有技能,仔细想想,责任在谁呢? 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,其本质在于改革现有的大学教学模式。学校可以采取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“2+2+1”模式。 “2”是指大学教育的前两年为知识教育。在这两年内,学生将学完全部的基础课和专业课。学校的课程安排,对学生管理与高中完全一致,实行“半强制教学”。其原因有二:第一,当今校园内,大部分学生经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,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,而大学课程又十分重要,为了学生的前途,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半强制教学。第二,学生刚刚离开中学,对半强制教学比较适应,而在大学班级中,学生基础比较接近,加之青年人争强好胜的心理,半强制教学有利于班级成绩的全面提高。 下一个“1”是指在两年的知识教育结束之后,进行一年的专业实习。这一点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充分合作。中央电视台《对话》栏目曾介绍过一个很好的案例:福建的一所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业率高达97%,其原因是学校和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,从学生入学开始就结合企业要求进行教育和训练,使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企业的环境,发挥出自己的一技之长。我们不妨借鉴别人的经验,让每所大学都建立相应的“对口企业”,企业专门留出供学生实习的岗位,并提供专人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,定期进行技能测试和考核。在一年之内,学生通过实践使自己的知识和实际需要结合,能够胜任相应岗位。企业也可充分选择需要的人才,可谓“双赢”。 最后一个“1”则是指大学的最后一年留给学生自由发展。在经过三年“2+1”的学习和培训之后,最后一年中的上半年开展“跨越式”选修课教学,即每名学生可选1-2门其他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(以了解为主,不设置严格的考试),下半年用于完成毕业论文(设计)。在最后一年中,学校安排的任务不重,学生可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复习考研或联系就业,也可加入学生组织、在社会中进行兼职或是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。 “2+1+1”模式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,相反,它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前两年进行“半强制教学”,并非以应试为目的。众所周知,中国基础教育水平位于世界前列,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实践不够。先发挥固有的优势,通过前两年严格的教育将学生的基础打牢。在通过第三年的实习,弥补现行教育模式的不足,提高学生实践能力。 面对着人口老龄化,更面对着将我国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的重任,对于新一代人的培养尤显重要。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警钟,改革势在必行。 来源:1791快乐创业俱乐部
版权所有 深圳市汉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
最佳浏览效果:1024*768
粤ICP备08007532号-12